转变增长方式,积极扩大进口,加强贸易预警,立足以质取胜,建设信用体系“2008年我国要继续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稳定出口,优化出口结构,限制两高一资 产品出口,鼓励轻纺、机电、优势农产品等产品出口;同时我国也要积极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在近日召开的2008年国际贸易形势分析会上,商务部外贸 司官员如是说。
国际贸易环境趋于复杂化该官员认为,受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全面放缓、贸易摩擦加剧、国际初级产品和海运价格高位运行、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今年国际贸易环境更加恶化,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增多。
该官员表示,目前美元贬值速度加快,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仍在蔓延,使得世界经济增速全面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2日的最新预测中,对2008年世界 经济增长率由2007年10月公布的4.9%下调到3.7%,而对20 08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只有0.5%,对于欧元区则由2.6%降到1.3%,日 本由1.9%的预测降到1.4%。“ 2007年我国对欧、美、日三大传统市场出口占比高达55.3%。这三个国家与地区经济表现的好坏优劣,对于我国出 口影响很大。”该官员指出。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日前指出,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增多。据商务 部统计,今年一季度,共有8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案件17起,涉案金额19.1亿美元。同时,中国还遭遇5起美国“337调查 ”,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都大幅度增长。在商务部外贸司的这位官员看来,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了中国企业出口的信心,还对国外进口商产生了潜在影响--频繁的反 倾销与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会使国外进口商对于中国产品持观望态度甚至不敢进口。
该官员还表示,今年前2个月,因为价格上涨因素,商 务部重点监测的42种商品总共需要多支付外汇185. 9亿美元,带动同期总体进口增速提高14.4%。近期,巴西、澳大利亚至我国的铁矿砂海运价格同比 均上涨1倍以上;运费在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砂到岸价中的比重分别占到了60%和40%。与此同时,由于原材料与燃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与资金成本压 力加大,企业经营成本也有所上升。
全方位促进外贸发展"面对严峻的对外贸易环境与形势,商务部制定了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转变增长方式,稳定出口;积极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加强预警监测,应对贸易摩擦;立足以质取胜,建设外贸信用体系等。"商务部外贸司的这位官员说。
他表示,扩大和稳定出口对于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税收问题、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意义非凡,去年我国经济增长11.4%中有2.7%是通过对外贸易实现的。
“我们所说的要转变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稳定出口,并不是要把出口压下去,而是要优化结构。今年我们要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比如说耗能较多的钢 铁产品,去年钢铁行业出口增速超过90%,前年超过110%,出口增长非常快,在消耗我国资源的同时,国外还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所以我 们必须对这样的产品采取一些调控措施。”该官员说。
他表示,国家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农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 时劳动力优势较大,我们要在国际谈判中为中国产品赢得更多市场。”该官员同时称,轻纺产品对就业影响很大,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非常明显,今年我国依然要稳 定轻纺产品出口。而机电产品由于能为我国带来新的生产技术与制造技术,因此也被列在稳定出口的范围之内。
当前,进口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 用越来越明显,为满足国内市场供应及国内经济发展对原材料的需要,商务部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扩大对 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等。在优化进口结构方面,鼓励节能环保设备进口,完善进口促进手段,鼓励大豆、棉花等非战略性资源进口等。此外,我国还将继续要求 发达国家放宽技术性产品出口限制。”
该官员指出,产品质量与企业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企业信誉不容忽视,因此要推动政府和商协会与企业建立一个应对机制。此外,还要启动外贸信用体系建设,塑造“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
他同时建议外贸企业,要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求生存,以转变增长方式谋发展,并塑造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同时企业还要加强进出口协调,接受商会指导,多方面提高竞争力。